
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,是属于每一位劳动者的节日。广大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奋发进取,用勤劳和智慧,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“攻坚”力量。
手工锉削零件尺寸可控制在0.002毫米内,手工划线钻孔位置度误差可控制在0.02毫米内,带队研发的微型汽车后桥壳自动化焊接填补国内空白……“大国工匠”郑志明的奋斗起点是职高毕业的助理钳工,在扎根装备智能制造领域的20多年里,他不断地磨炼技能、开拓创新。
这些年,郑志明全身心投入到研磨、锉削、划线、钻削等各项工作中,从当年的一名职高毕业生,成长为大家心目中敢于创新、不断突破自我的技术担当。
工作中的郑志明。受访者供图。
不仅在操作上精益求精,郑志明还自学了自动化装备制造、UG三维建模技术等相关知识,不断加深复合技能的深厚储备。
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说:“我印象很深刻的是,我们做的第一台自动化的焊接设备,当时我就跟工段长我就讲,我们是不是可以突破一下,自己组个小团队,自己来做自动化装备,所以我们说干就干,后面花了三个月的时间,就把这台自动化装备做出来。”
2014年,以郑志明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,如今已完成1202个自主创新项目。带队研发微型汽车后桥壳自动化焊接填补国内空白、设计制造减速器噪音检测设备……郑志明带领团队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。2022年,郑志明当选“大国工匠年度人物”。